在人类社会里有许多怪异的现象:好像某些人类特质会像病毒一样,在人际之间传播。比如说,之前有研究发现,如果一个人所在的社区里,有很多超重人群,那他向肥胖发展的可能性也高于平均。类似的,根据生活经验,大学生公寓里同寝室的女学生,月经周期会有趋于统一的迹象;或者,数十年相濡以沫的夫妻/伴侣,长相会变得十分相似。
但,真的是如此吗?
夫妻的脸会变得相像,这一著名的观测结论来自1980年代的一项科学实验。但这一不寻常的可能性在1987年发表的一篇心理学论文中就已被提出。之后观测性的结论是,12位在一起生活了25年的夫妇,长相彼此相似。
已故的社会心理学家Robert Zajonc提出了一个解释,即厮守终生的恋人,彼此之间会无意识地模仿对方表情。这导致他们经常调用同样的面部肌肉组织,永久性地影响了面部的外在特征。
“这意味着朝夕相处的两人由于反复地移情模仿,其面部特征会变得相似。”
时至今日,这些结论已经渗入大量心理学文献和日常文化中,但它们真的是科学事实吗?
根据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的说法,事实恐怕并非如此。
“仔细研究文献可以发现,尽管外观上的趋同假说是当前心理学的主流解释之一,且被众多教科书、学术著作和重要论文所采用,但实际上它并不是经过了验证的科学理论。”电气工程学博士生Pin Pin Tea-makorn在论文中解释道。
“尽管[1987年的实验]经过了精心设计,基于12对夫妇的样本,还是太小了。此外,没有其他人重现过他们的结论。”
Tea-makorn和合著者,计算心理学家Michal Kosinski决定在大样本下检验当年的实验,当然,还会应用上最新的技术。
新研究从公共在线资源中收集到517对已婚夫妇的图像,同时这些图像拥有足够的时间跨度(最长跨度20岁到69岁),可以比较婚后不久和结婚一段时间后,夫妻二人的面部相似度。 (所有夫妇都是白人和异性恋者,研究人员说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同性恋和非白人夫妇的图像。)
此外,Tea-makorn和Kosinski不仅招募了153位人类观察员,还用上了被称为VGGFace2的面部识别算法——先前已被证明在判断面部相似性方面优于人类。
结果:没有发现任何迹象表明,随着时间的流逝,夫妻彼此间越来越相似。
反而是,人们似乎一开始就选择了与自己相似的长期伴侣,至少与随机挑选的其他面孔相比是如此。
“配偶的脸是相似的,但不会随时间更加相似。所以面部外观与其他特征(例如兴趣,个性,智力,态度,价值观和幸福感)保持一致,这些特征显示出初始相似度,但不会随时间收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