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历的黑天鹅变多了,罗亮已经培养出了不由自主去寻找“隐患”的思维方式。
“作业帮采购了 5 家云服务器,有备用线路,风险较低;但如果物业供电突然断了怎么办,是不是要提前采购发电机预备着?而且这不光是北京总部可能会存在的隐患,全国十一个校区都有类似的风险,需要提前做部署。”
人才筹备是暑期战役需要解决的另一个环节。“从今年 3 月开始,每个月作业帮都新入职超过2000 多人,8 月份入职了 4 千人。”作业帮HR负责人杨道峻告诉36氪:“在裁员降薪成为 2020 年多个行业常态的时候,我们面临的问题是:怎么才能招到更多更好的人?”
作业帮人才储备的方案是给出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条款。以稀缺资源主讲老师的招聘为例,作业帮推出“百万名师计划”,为优质的候选者提供百万年薪,以吸引优质的应届毕业生。到目前为止,作业帮已经拥有数十位世界名校毕业的海归名师,包括哥伦比亚、斯坦福等全球top名校的硕士和博士。
在数量庞大的辅导老师和销售团队的招聘上,作业帮的招聘标准也在不断提高,其中高中辅导老师的学历标准已到一本以上。与之对应的,优质辅导老师也意味着有更具竞争力的薪资。以合肥为例,作业帮合肥站的辅导老师平均工资是7000 - 10000 元,达到了当地平均薪资的两倍。
扩大规模的同时,不能稀释人才密度,还要保持组织的机动性和战斗力,这种“优质增长”才是一家教育企业的核心。
在今年暑假以前,作业帮已经完成了小初高全部科目的教研体系精修,包括教研、知识点、题库多个环节的底层打通。今年作业帮教研教学团队的核心命题是:搭建完善“名师大招”体系,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。
考试要求的是在有限时间内拿到最高的分数,所以“答题速度”也是核心的指标。“大招系列”就是指,通过提炼覆盖考试重点题型的“绝招”(公式、章法、口诀、技巧)帮学生迅速拿分,尤其是在压轴的大题上,帮学生用一个公式/方法融汇贯通。
作业帮联合创始人所晖告诉 36氪,在这一系列的升级之后,作业帮整体的正价班续费率进一步提高,相关数据保持领先。
如果说主讲老师和辅导老师是企业规模增长的基础,那教研则是藏在水面下的冰山,你看不到它在短兵相接时的轰轰烈烈,但却是托起一家教育公司的基底。“我们认为还是静下心来花笨功夫做教研打磨的积累奏效了。”
当下和未来:修炼内功、提升组织效率、突破自我
作业帮CEO侯建彬曾表示,一家公司需要练习内功,积累公司长线竞争的价值。“资金是最便宜的资产,是最‘不值钱’的竞争能力——如果一件事可以靠花钱来做,就意味着你与其他同行没有差别。”
教育行业的特性下,烧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增长,最终还要回归到组织和运营效率的PK上。就像当年的百团大战,疯狂融资、大手笔投放的玩家最终只是昙花一现,逐渐被拼内功、抠运营效率的美团甩开。
对在线教育公司来说,无论是疫情还是暑期战役,都是一场不能回避、但对所有人都公平的大考。其好处是让所有人对在线教育有了充分的认知,而挑战之处在于,一个公司的组织动员能力也会充分暴露在用户面前。
作业帮在一年时间内经历了4次组织架构调整,以快速适应不断升级的在线教育战场。
到今年暑期之前,作业帮完成了一场复杂繁琐但意义深远的变革,管理层将拉新、教研教学和服务承接三个独立运转的部门(超过1万人)打通,分成小学、初中和高中三个事业部,今年每个学部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来备战暑秋。
此前,拉新、教研、服务几个部门相对独立。作业帮创始人侯建彬曾对36氪谈到:“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组织策略;在一个小公司想增加一个业务的时候,一定是集中式管理、集中力量办大事,直到这个部门的业务达到一定高度之后,才能跟着新的发展阶段去拆分。如果这个业务最开始不聚集,能力就聚集不起来了。”
对于长链条、复杂度高的业务而言,当链条被切分成多个环节,各个部门都盯着自己的指标的时候,动作可能会因为聚焦在自己的指标上而变形。“铰和链本来就不应该分开,当三个部门合一时,大家的利益和目标就会完全一致,效率就会更高。”
业务复杂度高的优势在于,虽然最难做,但壁垒也最高。780 万付费课学员的背后,是2 万人的协同和服务,无论是单一链条的优化还是组织管理的提效,都没有任何捷径可走。你必须要自己趟在河里,才知道水有多深,才知道路要怎么走、仗要怎么打。
“合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,和团队讲清楚,这次的调整是为了提升服务效率,当这件事情说清楚了之后,现在回忆起来似乎也没有特别难的部分了。我们这次整体续费率再上一个台阶,也和组织变革带来的势能有很大关系。”所晖表示。
对教育公司来说,组织效率是一个永恒的命题。“一个行业的集中度是和组织难度正相关的,组织难度越高、行业门槛就越高。”侯建彬表示,“当公司达到一定规模之后,一旦出现内生的组织问题,就会导致你的竞争变差、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变弱,就更容易就被打败。”
风暴中心是一个“既要、又要、还要”的竞争,品质、规模和效率都非常重要,而这三点都是一个有竞争力的组织自然而然得到的结果。
对于一个不断跃迁的头部公司来说,内功和效率是真正的壁垒,也是不断冲击更高增速、更大规模的起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