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宁的忧患
传统零售商在供应链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。孙为民曾表示,“我们现在要做的首先是系统,再有就是物流,这方面我会天天砸钱”,根据他的经验,开一家门店至少要花费六七百万元,但投入三百万元建一个B2C平台,就已经非常先进了。
对于网上业务,采购和物流成本不是苏宁担心的问题,线下实体店提供的强力支持,完全可以让苏宁网店比其他B2C同行更占优势。
目前,苏宁实体店每年有1000亿元的采购规模,一方面这让孙为民掌握着与供应商议价时的主动权;另一方面,苏宁全国门店数到年底有望达1000家,并且还拥有4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,网上商城的售后服务也不会成为苏宁新的负担。
虽然王哲称线上线下业务“不冲突”,但是分析人士还是普遍认为,家电卖场进军B2C面临的最大尴尬是,如何处理好线上线下商品的价格竞争关系。消费者有可能因为苏宁网上商城的价格比店面价格更便宜,而选择在网上购买,这样网上商城成为线下销售的一部分,除非线上线下业务完全“井水不犯河水”,但这并非苏宁的初衷。
孙为民也承认,“定价确实不好办,家电行业的价格变化太复杂,太随意。”目前,国美、苏宁等渠道商往往采取“统一采购”的模式,即事先与厂商谈好年度合同,包括采购规模、返点规定等全国性政策,各地分店再根据当地实际安排促销补贴等具体事宜,这就形成了因地区、时间的不同,实体店定价严重差异化的情况。然而,B2C业务的性质要求苏宁网上的价格必须在一段时间内稳定,这让孙为民感到很为难。
对此,世纪电器网董事长王治全认为,家电卖场背负的品牌压力会影响其B2C业务的发展。他指出,张近东进军电子商务应该不会放弃原有品牌,但一旦使用其品牌,如果线上报价跟实体店价格差不多,就没有竞争力;而如果两者价格都降低的话,其实体店又将面临生存压力。
苏宁试图寻找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,甚至设计了一套新的定价模式,其核心是提高“自主定价”产品所占比例。然而,与渠道商博弈时往往处于下风的家电厂商,显然不会重演受制于人的情形,苏宁的新计划推进速度缓慢。
王哲表示,苏宁新版网上商城的推出是苏宁自有网站正常的升级换代,并不存在任何应对因素,家电网购网站目前还只是些小网站,不足以对苏宁产生影响。不过,外界分析认为,苏宁向B2C业务的拓展,也就变相将卖场的商品价位向B2C业靠拢,这看上去更像是其对市场份额的防守。
更重要的是,家电厂商对专业B2C网站的态度开始转变。从几年前的拒绝到通过代理商间接接触,再到今年部分厂商和专业B2C网站间签署“厂家直供订单”,这让国美、苏宁等家电连锁巨头背负不小压力。
面对B2C业务的诱惑,家电零售业的另一巨头国美在2005年也推出网上商城,开始构建B2C平台。2008年初,国美还将其B2C业务独立成一级部门,与16个管理中心列为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。据悉,目前国美商城的销售额约占公司销售额的10%。
广州国美市场总监王勇宏指出,线上和线下购物最大的区别是消费习惯不同,所以国美线上线下的销售价格差别不大,但销售成本却节约了10%。“其实目前大家都在摸索,网上销售对实体店销售还没有构成威胁。”王勇宏说。
混乱中的机会
就电子商务本身而言,与C2C和B2B行业中淘宝和阿里巴巴早已成为寡头不同,中国的B2C领域却是诸侯割据的状态。 国泰君安(行情 股吧)的数据显示,目前全国家电类网上商城已超过1000家,市场规模却仅在200亿元左右;相反,国美和苏宁两家家电零售商的总收入就已经达到1000亿元。投资机构软银赛富的数据显示,目前在美国B2C和C2C市场份额比例是1∶1,在中国内地这一数字仅为1∶12。
实际上,即使是中国最大B2C公司京东商城,如今也面临“盘子越做越大却一直无法盈利”的尴尬。成立以来的四年时间里,京东商城的规模以平均340%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,但这四年来,京东商城几乎没有实现盈利。
业内分析指出,B2C行业的运营成本极高,在很长时间里都难以盈利,为了解决资金问题,要么向实体业务伸手要钱,要么对外融资,但融资往往以对赌协议为前提,这又增加了公司不得不扩大规模的压力。
京东商城声称,今年公司一方面将进一步增加其在家电领域内的投入,拟将产品线从微波炉、吹风机等小家电延伸至冰箱、洗衣机等大型家电领域;另一方面,完成在全国二十家至三十家分公司的布局,以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能力。对此,业内人士提出质疑:如果每个地方都备有仓储和物流系统,这和在每个地方开实体店有什么区别?
这似乎给了传统家电零售商一线超越的机会。李好指出,虚拟经济没有实体店支持很难发展起来,特别是在家电行业,B2C制胜法宝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有效的结合。
可以佐证的是,2007年之后,全球PC业巨头戴尔结束坚持了22年之久的网络直销,在全球一些重点城市开设实体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