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活度:敏捷企业、快速迭代产品的关键是主动变化,主动变化比应变能力更重要。
解读:互联网生态的瞬息万变,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应变能力非常重要,但是实际上主动变化能力更重要。管理者、产品技术人员而不仅仅是市场人员,如果能够更早的预见问题、主动变化,就不会在市场中陷入被动。
案例:当腾讯的产业日益壮大时,“大企业病”也开始困扰腾讯。因此,不久前,腾讯提出“让大企业重塑小公司精神”。当然不是要把大企业从规模上缩小,而是要像小企业那样灵活、敏锐、创新。腾讯将原来的“业务系统制”升级成了“事业群制”,其取向在于发挥互联网“聚焦、快速、灵活”的优势,在事业群内充分发挥灵活、敏锐、创新的“小公司”的特点。同时各事业群间服务的核心用户以及共享基础服务平台,力求充分利用“大公司”的资源平台整合优势。其实这是在构建大小结合双层结构,即“大平台优势、小公司精神”。
冗余度:容忍失败,允许适度浪费,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,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。
解读:这有点像硅谷精神。创新意味着风险,有风险就一定会有失败。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才能产生足够的创新。所以,对于一家企业来说,容忍失败,才会产生创新的火花。在资源许可的前提下,即使有一两个团队同时研发一款产品也是可以接受的,只要你认为这个项目是你在战略上必须做的。
案例:腾讯的微信在市场上是个成功的产品,目前微信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亿,远超行业内的其他竞争产品。其实在腾讯内部,先后有几个团队都在同时研发基于手机的通讯软件,每个团队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都不一样。他们之间有了相互竞争,有了压力,才有了最后受到了更多用户青睐的微信。
开放协作度:最大程度地扩展协作,互联网很多恶性竞争都可以转向协作型创新。
解读:如果将互联网比作大海,过去那众多的网站就是汪洋大海中的一个个小岛,这些小岛星罗棋布,彼此之间没有桥梁链接。但随着web2.0的兴起,这种封闭的状况渐渐发生了变化。web2.0,作为一个“用户创造内容,用户使用内容”的新时代,每天都在产生着大量的信息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信息开始慢慢地流动起来。对创业者来说,如何利用好平台开展协作,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以前做互联网产品,用户要一个一个地累积,程序、数据库、设计等经验技巧都要从头摸索。但平台创业的趋势出现之后,大平台承担起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,创业的成本和负担随之大幅降低,大家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最核心的创新上来。
案例:2007年5月,Facebook(脸谱)在创立第三年推出了开放平台,将其API接口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,允许第三方开放者将应用以及产品放在Facebook平台上推广。不到一年,大约有40万位开发者的2.4万种应用出现在其平台之上,并且每天还会有约140项新的应用程序出现。这个创新性的商业模式拓展了Facebook的功能,一年后Facebook已经拥有8000万用户和超过150亿美元的市值。2008年6月3日,Facebook再次宣布,为让软件开发者更全面地理解整个Facebook平台,更容易地为自己的社交网站开发应用软件,将开源其平台上代码和应用工具。又过了一年,Facebook取代Myspace成为美国第一大社交网站。
进化度:构建生物型组织,让企业组织本身在无控过程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