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互联网时代,谁也不比谁傻5秒钟,如果你的创新跟不上产业更新的速度,你可能随时被超越。容忍失败,允许适度浪费,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,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。创新不是原因,而是结果;创新不是源头,而是产物。套用那句老话“创新是长出来的,而不是绑出来的”。
互联网素来是一个制造“神话”的行业。
当谷歌、推特、脸谱、Groupon等美国同行们一波波上演着“小虾米崛起成为大鲨鱼”的时候,中国的互联网领域,却维系着多年不变的百度、腾讯、淘宝“三大”与新浪、网易、搜狐“三小”的市场版图。
中国互联网领域虽然热闹风光,先后有一批新秀出现,但最终留下的、还在呈良好发展态势的凤毛麟角,而能撼动“三大三小”格局的,目前并无一家。
为什么最具有创新力的互联网领域,在中国再难以实现创新?
腾讯CEO马化腾近日总结了腾讯创立14年在创新方面累积的经验,并将其归纳为“灰度法则”。本刊记者邀请了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对“灰度法则”进行了解读,并用历史上那些成功或失败的企业案例来进行说明,希望能对中国互联网的创业者们有所启示。
“灰度法则”:在互联网时代,产品创新和企业管理的灰度意味着时刻保持灵活性,时刻贴近千变万化的用户需求,并随趋势潮流而变。在保持企业的正常有效运转,又让创新有一个灵活的环境之间;在创新不被扼杀,又不会走进创新的死胡同之间,要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。
解读:灰度,非黑也非白。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首先提出“灰度”管理一词,他认为,在内部管理上要讲求“妥协和宽容”。马化腾将“灰度”延伸到产品创新领域。在中国互联网产品创新领域存在两种极端,崇尚技术与营销至上。“灰度法则”强调创新要超越这两种极端。
马化腾从七个维度解释了“灰度法则”的具体做法。这七个维度是需求度、速度、灵活度、冗余度、开放协作度、进化度、创新度。
需求度:用户需求是产品核心。
解读:“现代管理学之父”彼得·德鲁克说过,企业的创新必须永远以市场为焦点。如果只是把焦点放在产品上,虽然能创造出“技术的奇迹”,但只会得到一个令人失望的报酬。产品研发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:研发者往往对自己挖空心思创造出来的产品像对孩子一样珍惜、呵护,认为这是他的心血结晶。有时候开发者设计产品时总觉得越“厉害”越好,但好产品其实不需要所谓特别厉害的设计或者什么,因为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的人就会故意搞一些体现自己厉害、而用户不需要的东西,那就是舍本逐末了。
案例:马化腾自曝,腾讯曾经在这上面走过弯路。现在很受好评的QQ邮箱,以前根本不被市场认可,因为对用户来说非常笨重难用。后来,腾讯只好对它进行回炉再造,从用户的使用习惯、需求去研究,究竟什么样的功能是他们最需要的?在研究过程中,腾讯形成了一个“10/100/1000法则”: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,关注100个用户博客,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。这个方法看起来有些笨,但很管用。
速度:快速实现单点突破。
解读:互联网产业总是有很多推陈出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,有人说“互联网的7年就相当于其他产业的100年”。在互联网时代,谁也不比谁傻5秒钟,如果研发者的创新跟不上产业更新的速度,研发者就随时可能被超越,这就要求研发者“小步快跑,快速迭代”。也许每一次产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,但是如果坚持每天发现、修正一两个小问题,不到一年基本就把作品打磨出来了,自己也就很有产品感觉了。
案例:追求完美一直是索尼文化的核心部